您好,欢迎来到东北二人转网!
东北二人转网 > 二人转短剧 >

二人转培训,中国绝大多数二人转演员 其实是没有演技含量的?

分享到:
播放数:

二人转培训,中国绝大多数二人转演员 其实是没有演技含量的?

时间:2018-06-07    点击:
    二人转演员有没有演技?
     
            “中国绝大多数二人转演员其实是没有演技含量的” ?
            不,答案是否定的。
            至于“含量”这个提法,如果有时间在“问题四”稍微提一下吧。
     
            不少二人转演员不仅有演技,而且演技超群!说学逗唱、唱念做打,还有的会很多杂技,简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能来。虽然“声台”绝大多数带着浓重的东北味儿,“形表”也极具特色,但可以肯定不能说“没有”演技啊!
     
            而说到二人转演员的绝活儿,我们可能都会想起一些,比如:音域非常宽广,可以狂飙高音;声音化妆能力强,能做繁多的模仿;形体能力强,能做多种高难度动作;塑造能力强,能使某一个或一些列形象深入人心,等。
     
            由此看来,非但不是“没有演技”,而且就“演技”而言,一些二人转演员称得上是棒棒哒和全能啊!
     
            “二人转真的是太可怕了”,那位“专业”评委在同一段说出的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无异于对二人转演员“演技”的赞美。


    那位“专业”评委说的“演技”可能指什么?
     
            既然那位“专业”评委在一段话中既承认“周云鹏是一个很专业的二人转演员”,又说“没有演技”,自然是相互矛盾了。那么,他真正想否定的到底是什么呢?“我觉得这两个演员不在同一个频道上”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在周云鹏老师和车晓老师的表演上,我们隐约的感到、但又说不太清楚的不同,到底是什么呢?
     
            回到“问题一”已经比较明确了的“演技”,如果一个人在掌握了“说学逗唱”、“唱念做打”和“声台形表”这些方面的“演技”之后,他/她就能够高质量的完成表演了么?当然不行,具备这样的“演技”,只是练就了最基本的条件,离优秀的表演还远。
     
            看到这儿,你也许会觉得:“你是不是肯定了二人转演员有’演技’,却否定了他们会真正的表演?”不是的,请你耐心一点,慢慢往下看,容我把问题一个一个的理清楚。
     
            作个不十分恰当、但大概能比较明确的比喻:演员练就的“演技”,就像是打家具做好的一个个零件。这是条椅子腿、那是个椅子面、还有椅子背、连接的横木等。演员如果练就了一些基本功,就像打完了各个零件,但毕竟是一地凌乱,并不是一把椅子,并完不成表演,成为不了演员。
     
            当然,演员要比椅子复杂得多。演员是活的,椅子是死的。但表演和其它活动的一个区别是,演员既把自己的肉身和这个肉身所具有的能力作为创作的工具,又把自己作为成品、作品而展现。
     
            我们有时会有这样观演的经历:咦?你看这块小鲜肉,长得多好看,声音也好听,吐字的也清晰,普通话挺好,身材也好,动作也漂亮,他/她好像也是在那儿演呢,可是——怎么那么别扭呢?怎么那么假呢?怎么那么木呢?怎么就像个机器人?不是针对小鲜肉啊,有的小鲜肉也很有天赋和灵气;有些演了多年的“熟脸”还是有上面的问题——他/她这能算是真正的表演么?他/她能算是个真正的演员么?
     
            那就又要回到“问题一”,既然表演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那个除了“演技”这个强调技术技巧的部分之外,“艺术”的部分指的是什么呢?看起来似乎还是挺虚挺玄的。
     
            下面我大致从思考、情感、精神、灵魂四个层次,尝试解释分析表演中“艺术”的部分。当然在实际中没有这么割裂的,一般都是交织在一起的,但为了说明问题,暂且做这样有些机械化的区分:
     
            (一)思考
          我们有时会觉得这个演员演得不是那个人物,比如不合逻辑、任务不明确、分寸不当,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在落地之前,演员是必须对角色和其规定情境进行深入而透彻的分析的。演员可不是念词机器和活动的木偶。“角色分析”是演员必做的功课,是表演必不可少的一环。你得首先需要清清楚楚、深刻透彻的理解了角色,才能进行性下一步,否则一言一行都很可能是错的。这需要大量的思考,这是表演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分析是理性的,表演毕竟不是数学公式加工程施工。理性的思考是必要条件,但不充分。它就像是绘好了蓝图、搭起了骨架,需要血肉来丰满。
     
            (二)情感
            情感就是血肉。有人说,“演员是情感的动物”,这不无道理,我们看到一些激情似火的演员酣畅淋漓的表演会大呼过瘾。情感让经过思考的、正确但干巴的蓝图、骨架有了人的温度,使剧本中对角色抽象的规定,通过一个活生生的人,具体、准确、细腻的传递到你的面前,入眼、入耳、入心。
     
           但无论情感不足,还是情感泛滥,都无法立起角色,这需要在其中有所控制,这大概要牵扯到“第一自我”、“第二自我”这样的说法,简单的表述就是,不仅在角色分析时,要用到问题一中提到的理性思考,在表演过程中,也要有个意识提醒自己。这是个非常微妙的过程,既要意识到,又不能跳戏。其实你在生活中,也会有自我意识的,随时检省自己。当然,“陌生化”或称“间离”是另一套理论和实践,有兴趣可以自己学习。
     
            (三)精神
           演员有思考、有情感就够了吗?当然不够。这两点大致可以帮助你演出一个活人,但是,还不够深刻,得有精神层面的追求。这大概要牵扯到节目导师宋丹丹老师提到的“审美”了。
     
            世界上的各色人等千千万万,优秀的剧作家(蹩脚的另当别论)为什么要创作出这一个剧本?为什么要塑造出这一个角色?透过这一个形象,要向世界传递什么?演员对核心的内容是持什么态度?演员自己真正的想法是什么?演员的理想是什么?这会对观众产生什么影响?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等。
     
           角色深刻,并不一定是激烈的反转越多越好,那往往是情节的曲折,虽然给演员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但过度的堆砌反而会暴露出廉价的刻意,破坏了假定性的建立。一个看似没那么复杂的角色,如果在精神层面做深入的挖掘,融入你对于人性和世界深刻的理解,也会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当然,得是那种经得住推敲的剧本。
     
            (四)灵魂
            兼顾思考、情感和精神层面,一个角色业已成型,也算不错了,但好像还少了一点儿,就像画龙那一点睛。有时候我们觉得那个演员演得真是哪儿哪儿都对、哪儿哪儿都好,可就是不知怎么,好像只差那么一点点——少了一点儿“魂儿”。
     
           这说起来好像有点儿玄,但是真实存在的。心灵是什么?灵魂是什么?好像用语言也说不清楚,不过,我相信,有的人是可以感受到的。一个角色有一个角色的灵魂,一个演员有一个演员的灵魂。当一位演员在塑造角色时,经过各种努力达到了前三点的基础上,加上天分和灵气,使自己的灵魂与角色的灵魂相重合,赋予了角色以灵魂,也许,这是我所认识的,表演的最高境界。
     
          以上,大致从思考、情感、精神、灵魂四个层次,对表演的“艺术”方面进行了粗浅的分析。“演技”侧重的是表演的技术技巧,而对于“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表演来说,必须兼顾两者才比较完整。很多人想要表达的也不仅仅是“技术技巧”层面的“演技”,也包含“艺术”的方面,只不过随口就用“演技”这个词儿说事儿。
     
            那么,经常挂在有些观众、演员、“专业”评委嘴边却表意片面的“演技”,原本想指的内容,有没有一个词能比较准确的表达呢?我自己试了很多回,出现了一些可能因为生造、想表达意思太多、缩写等原因,会显得有些生涩、奇怪、不通俗、难于一下理解的词,就都只好放弃了。
    二人转培训,中国绝大多数二人转演员 其实是没有演技含量的?
     
            目前推敲的结果,如果具体的说,也许可以称作:
     
            “演员塑造角色的综合能力。”
     
            当然,这和“演技”这么简单口语的词儿比起来,实在是太麻烦了,没有人会在观赏时或观赏后脱口而出:
     
            “哎呀!这位’演员塑造角色的综合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这么说话哪有“演技真好”方便?累也要累死了。所以,简化到最后,我目前以为三个字也许可以相对完整准确的概括“演员塑造角色的综合能力”,当然不是——“我爱你”,哈哈,而是演员的:
     
            “创造力。”
     
            “创”,强调的是:这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造”,强调的是:这项活动极强的“行动性”;
            “力”,强调的是:这终究是一种综合的能力,而不只是“技”。
     
            “这位演员’创造力’真强!”
     
           是不是也比较简单方便了?不过这样却也许准确了很多,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可能有些“迂腐”的呆气,谁愿意用什么词,是自由,不过当演员和“专业”评委等再提到相关意思的时候,能否稍微的有一点点注意呢?又当然,我的分析和提法都不一定准确,不一定被接受,这也很正常;经过别的分析,有别的提法,也好;只是“演技”毕竟不妥,建议专业人士慎用。
     
            当然,演员的“创造力”这个提法,也是在过程中的一个产物,可能随着认知和思考能力的提高,不断地修改,进行新的提炼。
           
     
    问题四、为什么会有“中国绝大多数二人转演员其实是没有演技含量的” 的言论?
     
          这是个有点复杂的问题,因为可能要牵扯到一些令人头疼的概念,弄不好就会进入雷区,说不清道不明还会犯错。还是要重申,这不是论文,只是观后感,我尝试用大白话说清楚。而且还存在着个人问题,那方面就点到为止吧,多说无益。
     
         首先,得重申一下在上一篇《空中楼阁上的插花——<演员的诞生>节目设置的根本矛盾》中提出的一个观点:这个比赛暗含着一个标准——“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无论从绝大多数作品,还是从评委判别的眼光来看,都是有这个标准的。
     
            这就是为什么那位“专业”评委会说:
     
          “车晓,我认为这个舞台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演员的诞生》是更应该为你这种演员去准备的。”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演员,为什么“这个舞台”就“更应该”是为车老师、而不是为周老师准备的呢?让我们来简要的对比一下这两位演员:
     
           车晓,北京出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接拍了一些影视剧。(见百度百科)
     
           周云鹏,沈阳出生,拜二人转艺人为师,在长春的剧场成长,演小品、拍影视剧。(见百度百科)
     
            一个常用普通话,一个常用东北话;一个科班出身,一个民间学艺;一个打的是“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底子,一个是打的二人转和喜剧型小品的底子。
     
            由此,我们又可以印证“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这一暗含的标准。这在上一篇已经简单提到,有兴趣可以找到参照。至于这个舞台是应该开放的、多元的,还是就应该是为某一类演员或表演准备的,我无权下结论,请你自己判断。
     
          接下来,咱们一起关注另一句话:“我觉得这两个演员不在同一个频道上。”这句话看起来确实反映了一定的问题,两位演员的“质感”好像是不太一样,那么这两个“轨道”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质感不同呢?
     
            这就要从二人转、喜剧型小品和“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戏剧、影视作品的不同说起。
     
            (一)演出目的不同
            1、二人转和喜剧型小品的更大的目的是逗笑观众,当然还会有别的方面的追求,但逗笑观众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无论唱、跳、说,不能让观众感到欢乐,那就是不成立的。要让观众时不时地哈哈大笑,那才算成功。所以很多很多的努力都是奔着这个目标的,这就难免会在一些方面产生某种忽略和“变形”。
     
         2、“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戏剧影视作品则没有一定要逗笑观众的目标,可以悲、可以喜、可以不悲不喜、可以悲喜交加。一切按生活的逻辑来安排。剧作家和表导演们透过作品传递一种对生活的思考。目标大致是用集中的“真”,让观众感同身受,有所触动和感悟。
     
            (二)表现手法不同
            1、在二人转和喜剧型小品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包袱”。它在相声这种曲艺形式中用得很多,我理解大概指的意思是,经过一步或者几步的铺垫和渲染,就好像形成了包袱皮儿,里面抱着个什么一时不知道,产生了若有若无的悬念,形成某种期待的张力,而紧接着一句话就像一“抖”的动作,包袱里的东西一下子就出来了,产生了出其不意、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令人捧腹大笑。
     
           在创作和表演这样作品的时候,是不是有很多很响的包袱,就成了成败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二人转和喜剧型小品是更接近于相声的,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二人转和喜剧型小品也许是可以被归在“曲艺”的门类之中的;很可能对这有不同的看法,这里只是为了说明一方面的问题。
     
            2、“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的作品,可不是靠包袱——或者说靠的是一种广义上的包袱。剧作家要构建作品严密的内在逻辑。这个内在逻辑首先要符合生活的逻辑,既然要建立“真实”这种假定性,要是给一堆假的东西,观众是不会接受的,大概会说:“那不是胡编吗?生活中哪有这样的?太假了!”
     
           当然,光满足了生活的逻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日常生活看起来太平常了,平淡无味,似乎不值得表现在舞台上。这是一般观点,但也有就是以此为追求的,那个要另当别论。剧作家往往要编起一张精巧的网,把角色至于看似平常、实则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规定情境之中,这才“有戏”。然而,要是太过刻意雕琢,则过犹不及,会破坏作品的“真实感”,节目组就有这样明显的例子,估计你自己也会有感觉。
     
            在所谓“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之间要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作品才会成立。
     
            (三)表演方式不同
            由以上“演出目的”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就决定了“表演方式”的不同:
            1、在二人转和喜剧型小品中,为了逗笑观众、抖好包袱,当然就得牺牲很多生活的逻辑。在言语、形体和行动上,都可能更夸张,甚至是脱离了生活的真实;在节奏上,很多时候是为了抖响包袱而服务的。
     
            2、在“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作品中,演员要把观众“带入”到他们创造的“真实”的世界,产生某种幻觉和错觉,任何不符合角色真实性的夸张变形,任何不符合现实心理节奏的跳脱,都可能会破坏那个演员营造的真实的虚拟世界,把观众推走。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二人转、喜剧型小品和
    “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作品的区别。
     
          人都是有惯性的,演员当然也不能例外。车老师和周老师在成长、学习、实践等方面的经历都非常不同,也就造成了两者的不同的表演习惯。这就是为什么两个人体现出不同的“质感”。车老师习惯于符合“生活的真实”,而周老师则习惯于夸张和抖包袱。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我觉得这两个演员不在同一个频道上。”这样的说法了。
     
           在这问题上,我有一点儿切身的体会。一次要排一个小作品,请到的演员有学戏剧影视表演的、有学戏曲表演的,在一起一碰撞,马上就发现了问题。无论从台词还是形体,都有着比较明显的不同,这是不同的训练造成的惯性。
     
           针对目前的这个作品《我的后半生》,情节比较简单,重点在“语言”上,一是直接给的俏皮话,一是抖的小包袱。从性质上看,虽然原作《我的前半生》是部电视剧,但由舞台的呈现判断,它就是一个喜剧型的小品。
     
            既然是在周老师擅长的领域,车老师就难免会“吃亏”。但是不得不或者说必须克服自己的表演惯性,适应这样的作品。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出车老师十分努力的适应,但和如鱼得水的周老师比起来,自然就会显得有些生涩和尴尬。
     
            反过来宜然,如果是在一个“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作品中,既然是在车老师擅长的领域,周老师就难免会“吃亏”。但是不得不或者说必须克服自己的表演惯性,适应这样的作品。在后来和节目导师章子怡老师合作的《熟悉的陌生人》片段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出周老师十分努力的适应,但和如鱼得水的章老师比起来,自然就会显得有些生涩和尴尬。
     
           上面一段几乎换了不同类型的作品,再换一下名字,几乎可以原封不改的成立。
     
            此外,除了演员的表演习惯,还要补充一点:“观众的接受习惯”。一位演员如果长期在一个类型的作品中,出演一个类型的角色,往往会给观众留下一个习惯,一种刻板印象。即使他/她很努力地突破自己,即使在每一次表演中都清零开始,但是观众长期累积的印象依然会无法阻止的附加到目前的形象上。
     
          这也是无法逃避的客观规律,即使是优秀如葛优老师这样的演员,由于出演了多年的贺岁片,已经给观众留下幽默的印象,即使在后面的正剧《夜宴》中很认真的表演,还是会有观众笑场。

    文章来源:二人转网=http://www.siiic.com/lachangxi/
猜你喜欢“二人转短剧”视频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