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二人转资讯 > 中国小提琴音乐

中国小提琴音乐

时间:2021-03-08    点击:
    《我国小提琴音乐》是2001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信息

    书名

    我国小提琴音乐



    ISBN

    7540424559



    页数

    234页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年1月1日





    装帧

    平装



    开本

    32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名

    我国音乐赏识丛书



    目录

    1内容简介

    2媒体谈论

    3目录

    本段内容简介

    音乐是诉诸听觉的艺术,赏识音乐要用耳朵,但有健康听觉的人未必都赏识音乐。赏识音乐是一种能动的审美活动;虽然耳朵活络,能够毫发不爽的区分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如果仅仅把音乐作为一种物理现象来承受,而不能感触节奏,和声,音色所体现的艺术形象,并经过艺术形象跟发明音乐的作曲家和在发明音乐的演奏演唱家发生思维感情的交流,那就只能算触摸到了音乐的外表和皮毛,只是在音乐的大门外徜徉,还没有登堂入室,一窥音乐的堂奥。赏识音乐要想的登堂入室,有必要从以下四方面下功夫:1.交流音乐信息。2.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效果。3.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4.承受感心动耳回肠荡气的艺术享受。



    本段媒体谈论

    总序



    钱仁康



    刘向在《说苑·修文》篇中说:"乐非独以自享也,又以乐人。"发明和表演音乐的意图,是招供赏识。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诗云:"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赏"便是赏识。"赏识"二字连用,表明对文艺作品的领会,始于陶潜的《移居》诗:"奇文共赏识,疑义相与析。"



    音乐是诉诸听觉的艺术,赏识音乐要用耳朵,但有健全听觉的人,未必都能赏识音乐。马克思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含义。"要具备"音乐的耳朵",培育音高、音程、音色的区分力,旋律、节奏、调性、调式、和声及多声部音乐的感触力,以及音乐的记忆力等等,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只是"音乐的耳朵"的一方面。赏识音乐是一种能动的(也能够说是发明性的)审美活动;虽然耳朵很活络,能够毫发不爽地区分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如果仅仅把音乐作为一种物理现象来承受,而不能感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所体现的艺术形象。并经过艺术形象,跟发明音乐的作曲家和再发明音乐的演奏演唱家发生思维感情的交流,那就只能算触摸到了音乐的外表和皮毛,只是在音乐的大门之外徜徉,还没有登堂入室,一窥音乐的堂奥。《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外国也有类似这样的案例:1799年,贝多芬写好了《F大调弦乐四重奏》(op.18 no.1)的第二乐章,在钢琴上弹给他的朋友阿门达(1771-1836)听,问他对这段音乐有何感触。阿门达回答说,他联想到一对情人的离别。贝多芬告知他:"我是想像着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坟墓场面写这段音乐的。"这些案例说明卓越的赏识者,应该是和作曲家、演奏家在思维感情上发生共鸣的知音人。



    赏识音乐要到达登堂人室、窥其堂奥的地步,并成为作曲家和演奏家的知音人,有必要从以下四方面下工夫:



    1.交流音乐信息--音乐作品蕴藏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大致能够分为三个高低不同的层次:低层的信息是音乐的理性资料;中层的信息是音乐言语的方式结构;高层的信息是音乐言语所表达的思维感情、音乐形象和艺术境界。《乐记·乐本篇》云:"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正人为能知乐。"这里所说的"知声"、"知音"和"知乐",实际上便是赏识音乐由低而高的三个层次。孔子说: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告诫咱们赏识音乐不要停留在低级阶段,只注意音乐的理性资料,满足于追求外表的音色美、旋律美和节奏美,应该一步步登堂人室,去探究音乐所表达的精神境界和思维感情。



    2.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效果--赏识音乐是一种发明性的审美活动,每一个赏识者因为个人性格、心理素质、生活经验、文化涵养和艺术兴趣的差异,聆听一件音乐作品必定会有异乎寻常的感触和领会。李白听蜀僧溶弹琴,猛然感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韩愈听颖师弹琴,竟体味到十分具体的音乐形象:"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六合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泻千里强。"这些浮想联翩的主观想像,未必完全符合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发明构思,但有了这种发明性的审美活动,赏识音乐才能到达兴会淋漓的地步,才能作出"摹写声音之至文"(方扶南赞许韩愈的话)来。



    ……



    本段目录

    第一章 小提琴艺术及其在我国的开始传达



    第一节 小提琴艺术的构成与开展概述



    一、小提琴的"远祖"与"近亲"



    二、小提琴的诞生



    三、小挺琴制造鼎盛时期的三人宗族



    四、意大利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五、法国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六、德奥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七、俄罗斯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八、20世纪小提琴艺术的一般情况



    第二节 小提琴艺术在我国的开始传达(1842年之前)



    一、历史背景



    二、我国最早呈现的小提琴表演



    三、我国最早呈现的小提琴曲谱



    四、乾隆宫中的西洋乐队及其对小提琴艺术在我国传达的重要含义



    第二章 小提琴艺术在我国的进一步传达与我国小提琴艺术的起步(1842-1919年)



    第一节 小提琴艺术在我国的进一步传达



    一、历史背景



    二、教堂中的小提琴艺术传达



    三、教会学校中的小提琴艺术传达



    四、西方人士的管弦乐队与小提琴艺术在我国的传达



    五、西方人士的音乐表演与小提琴艺术在我国的传达



    六、中西文化撞击的火花:克莱斯勒的小提琴独奏曲《我国花鼓》



    第二节我国小提琴艺术的起步



    一、我国第一批小提琴留学生



    二、我国早期的小提琴教学与表演



    三、上海贫儿院音乐部与管弦乐队中的小提琴艺术活动



    四、萧友梅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与我国早期小提琴音乐发明的踪迹



    五、司徒梦岩与我国早期的小提琴制造



    第三章 专业音乐教育组织的创建与我国小提琴艺术的开展(1919-1937年)



    第一节专业音乐教育组织中的小提琴艺术活动



    一、第一批专业音乐教育组织的发生



    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中的小提琴艺术活动



    三、其他专业音乐教育组织中的小提琴教育



    四、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及其小提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