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二人转资讯 > 梨树二人转

梨树二人转

时间:2020-06-26    点击:
    艺术发展
    "二人转"艺术之乡--梨树,在四平,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之说,四平市梨树县被誉为"二人转"之乡。二人转也叫"蹦蹦","双玩艺",属曲艺曲种。约有200年的历史。流行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部分地区。是在当地民歌、大秧歌的基础上,吸收河北莲花落及东北大鼓、太平鼓的成分而形成的。二人转的表演,最初两位演员均为男性化装成一旦一丑。1920年前后出现女演员,现场为一男一女,二人转在表演上讲究"唱、说、做、舞",以唱为主,结合舞蹈、身段、走场等进行表演。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清代的梨树二人转,从清乾隆算起,梨树的二人转跨越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代。乾隆为初期,有双菊花的父亲演出。嘉庆二十五年之后,有演员组班演唱,而且有了自己创作的节目。据梨树县文化馆杨剑英同志收集整理的<二人转舞蹈>记载,赵青山按师承关系排列,属第七代艺人, <小两口串门>就是他师爷的师爷双菊花创作的。最初阶段只有两段共十三名唱词,即:
    梨树二人转
    清代的梨树二人转

    夫妻双双去探亲

    用手打开青丝发

    象牙木梳拿在手心。

    左梳左挽水摸鱼。

    南来官粉净了面,

    苏州胭脂一点朱唇。

    夫妻双双回家转,

    远远望见自家门。

    夫妻二人喜在心,

    丈夫他小男孩抱在手,

    媳妇她小女孩抱在怀心,

    贴个脸来亲又亲。

    整出戏是以大秧歌套路(舞蹈)为主,用在正戏演出之前坟场和等人。双菊花单传徒弟周兴(周短子),周兴能把这出只有十三句唱词的戏表演一两袋烟的工夫,可见他的表演技能和舞蹈语汇之高。后来,周兴又传给耿君(耿扣子),耿君传给徒弟刘启红(刘豁牙子),刘启红在1935年又传给徒弟赵青山(赵结实)。到这时,这出戏经过几代人的演出,唱词已近百句,赵青山在50年代又传给高春艳和董孝芳。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到1840--1850年,梨树的二人转在县内已形成了相当的演出规模,其发展已影响了周围各县。这时已有著名艺人周兴(周短子)在梨树西部(今靠山乡、刘家馆、沈洋、榆树台一带)组班,吴广金(1834--1919年,艺名吴三儿)在梨树东部沿辽河(今东河、 家、孟家岭一带)有时过河到怀德(今大榆树、南崴子、放马沟范家屯一带)组班从艺。1852年(咸丰二年)怀德县刘房子一带的著名艺从"林大寡妇"和"周半拉子"等首次来梨树,两县艺人聚会梨树磋商技艺。

    另据吴广金之孙吴少先(1922年生人)及蒋志田(1924--1993年)、赵青山等人讲,周短子站在罗起来的三张彩桌(饭桌)前只露个脑袋瓜儿。另看此人个小,肚囊可宽绰。当时二人转艺人所唱的戏他没有不会的。一次,从边里(现在的辽源和西丰县一带)来一位很有名的唱上装的,叫刘货郎子,特地拜访周短子,并想和周短子搭班。在下处(住宿处)上装(化装)时,刘货郎子说:"咱们是不是把戏单对一对。"周短子无意地回答了一句:"那还对啥了,起调就唱呗。"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开戏后,刘货郎唱压轴,和他配戏的却不是周短子,是另外一个唱下装的。下场后连小帽都没唱,就唱正戏。刘货郎起调唱了头一句。他明白了,这是上装要"眼"他呀。当时下装用行话让上装换个戏。可刘货郎二次起唱还是那一句。下装只好认输,马上跑到东院去找周短子。周短子一听心里明白了,说:"这是我惹的祸啊!"急忙下地穿鞋就往西院跑,进屋便向刘货郎说:"起吧。"刘货郎起的政党是那一句,周短子接唱下一句,二人将这出戏唱到鸡叫时,刘货郎要收戏了,周短子说:"别收呀,才进紫禁门呀,还没夺槊呢。"原来他们唱的这出戏叫《单鞭夺槊》,刘货郎实在是被"挤干"了,便跪地认输,天亮连早饭都没吃就告辞了。临行前对周短子说:"周大爷儿,你是咱这行的泰斗,你好好活着吧。都怨我学艺不高,我找我师傅去,三年以后回来找你。"果然三年头上刘货郎子真的来梨树,遗憾的是这位一代名丑周光已谢世了。

    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了1870年,梨树的二人转不仅遍及县内全境,而且不时流入郑家屯,或在茶园,或在农贸交易市场打场做艺。也到今天的双山、新立一带农村集镇演聘任。其繁荣之势,震惊了当年的官腐衙门。当年奉化(今梨树)县曾出示查拿蹦蹦戏告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编修的《奉化县志》中记述:"俗有之戏,淫亵尤甚,男女纵观,实为伤教,亦经知县钱先后查拿。"知县钱开震,浙江杭县人,前署凤凰厅知义州知州,光绪三年来奉化,光绪四年试署奉化开创县志。光绪五年(1879年)出示县令禁区演蹦蹦戏,而且还是先后不止一次出示查拿。

    梨树县的二人转虽然受到知县先后查拿,然面"野火烧不尽",这株"车轱辘菜"艺术依旧是"春风吹又生"。知县大人不仅没有查拿住,且愈查愈演,愈拿愈唱。当时的著名艺人周短子、吴三等人还常与怀德县的于海、姜发(绰号姜疤拉)搭班演唱。同时也到"屋宇栉比","生聚繁庶"的长春府演唱。常演的节目有《西厢》、《蓝桥》、《狠毒记》等。

    到清朝末期,周短子的高徒耿君、冯球子以及秧歌名手郭云甲(艺名郭甲子)等,又将梨树二人转推向一个新阶段。

    这个时期,耿君把梨树二人转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在梨树县的二人转史上,耿君把梨树二人转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在梨树县的二人转史上,耿君可称为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耿君,1881年生于梨树县今大房身乡,伪满州国时在通辽病故。他14岁拜名丑周短子为师,会唱150余出二人转段子,练了一副好嗓子,会了一套二人转表演功夫,懂了一些二人转做艺的道德。他嗓音宏亮,表演活泼,"口","相"出众,说口有哏儿,还把戏曲里的"刀枪把子",马戏团里的"杂耍",大秧歌进而的"彩棒"等,根据剧情揉进戏里,增添了演出气氛,博得观众的喝彩。诸如:"走矮子"。耿君演的《寒江关》在进帐之前先"耍影人子",进帐之后,便是一通走矮子。他的矮子比别人走得矮,看上去就象"膊罗盖"着地;走得快,就象"野鸡子"似的;走得稳,头顶上放碗水,围着上装转三圈,水不酒出一滴。有时他还边走矮子边卖丑相,他把彩棒放在嘴唇上,两腮往里一,围着上装走矮子。

    "打梢子棒"(即彩棒)。当时丑角下场手持道具多数是一个彩棒。耿君的彩棒要比别人长一些,一头拴个小铜晃铃,另一头系红布条。演《双锁山》唱到高君保跟刘金定比武时,就以彩棒为兵器,大喝一声"着打"!便舞动起彩棒。他除了将大秧歌中的"霸王鞭"打法全用上之外,自己还有发展,有刺杀,有轮旋,有迎,有挡,利用自己的全身各部位将彩棒磕得哗哗山响,耍得溜圆。

    "单刀架"。耿君的演出道具还有一把单刀,这是和其他二人转唱丑的最大的没。耿君演《时迁偷鸡》时,上场确实象"贼溜子"一般。配合他的"贼动作"先说几句"黑话"为口:"呀!梆子响了(即狗吠了)。梆子一响,老坏种(打更的)出来了,秧子没老呢(当家的没睡觉呢)。车动铃当响了(老娘们出屋孩子哭了)。呔!远盾一片好水,有水必有鱼。有鱼没鱼搭上一网!"说着一个"翻身",接着就耍一路单刀。

    "耍脖套子。"耿君演《白蛇传》的拿手功夫是"耍脖套子"。他在进入法海角色与白蛇对阵时,将镲挂在脖子上,既当作佛珠,双当作"流星"。摆身摇头,耍得风雨不透,观众不给叫好不收。据他的徒孙姜国恩讲,有一次演出《白蛇传》,耿君又耍起"脖套子",就在他兴致正浓亮绝活时,系镲的麻绳断了,那镲飞到上门槛子上,将门槛子砍了一道手指深的豁口,险些发生人身事故。

    耿君能将这些"杂耍"成功地纳进二人转,应该说对二人转的发展是个较大的推动。就是今天,能象他那样表演二人转的丑角也较鲜见。

    "上台有台缘,下场有人缘"。这是对耿君做艺和为人的真实写照。当耿君步入二人转剧场时,也正是清朝灭亡,民国兴起时期,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驾崩,仅隔一日慈禧太后死去。清政府布告天下,强令全国人民皆戴"双国孝"百日。服孝之日,停止一切娱乐活动。梨树早有"钱知县查拿二人转"的创伤和后来的"百日禁演",也为梨树且牟二人转的新生培养了栋梁人材。诸如,梨树县民国时期二人转著名艺人李财、傅生、刘启红等及他们的徒弟。这些人在民国时期把梨树县的二人转演得远近闻名。

    1911年清朝被推翻。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奉化县因与蒋介石家乡奉化县重名,1914年改称梨树县。

    民国时期的梨树二人转 到了民国时期,梨树县的二人转发展已远远超出了1879年钱知县查拿的规模。新人辈出,班伙济济。从艺人员超过百人,耿君及其四个徒弟李财、傅生、刘启红、郭云甲,耿君师弟冯球子及其徒弟朱庆等人,还有从双辽学艺回来的柴振海,从"山里"(辽源)回来的洪国栋,还有各路"深山散仙"和"跑海穴"者先后挑起梨树县二人转的大梁。他们各自组班,远近闻名,唱遍了整个梨树及四平、双辽、怀德和辽宁北部诸县。曾有"八大戏班闹梨树"之说。即岳永丰班、金凤山班、李生班、洪国栋班、柴振海班、傅生班、毕永莲班和孙家班。到后来,又出现"南柴北傅中间李"之说(即南边柴振海,北边傅生,中间李财)。

    民国时期的梨树二人转

    岳永丰班。班主岳永丰(1872--1976,尊称岳八爷),本人不会演唱二人转,全凭兴趣于1902年以大秧歌形式组建季节性戏班,自命班主,并令其三个儿子都要学唱二人转。并备全部服装及乐器。戏班结束,艺人可任其留在岳家常年吃住。先后有上装岳兴华(艺名岳金舫)、岳兴周(艺名岳金山)、高伯琛、盖德玉(艺名盖青山)、李贵(艺名南来观)、施忠义(绰号施孩子)、金香水、杨大丫(男)、岳玲芝(女)、何艳霞(女)等人。下装岳兴堂、刘永胜(艺名刘三浪花)、张凤玉、王群、刘忠、王金山、朱百顺等人。演出的"戏单"以"四梁八柱"为主,共108出,经常活动在梨树东部及怀德西部和辽宁的西丰、昌图等县。1958年被梨树公社(梨树乡)全团接收,至此共活动56年。这个班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很不著名的艺人--杨大丫。因他酷爱二人转,妻子竟和他打了"把刀",而他仍是"戏心"不死,自己背个孩子随班演出。又因他吸烟用的是大烟袋,故而得名"杨大丫"。因对其叫常了,致使今日无人记着他的真实名字。

    傅生班。前任班主是他的师傅耿君,组建于1900年左右,待傅生学艺出徒之后,便接任师傅班主之职。这个班的艺术声誉一直保持在"八大戏班"之首。虽说是年年组班(季节班),艺人时常更换,便梨树的"硬手"始终是云集于此班。主要艺人有耿君、李财、韩财、韩荣、傅生、刘忠、高万昌(绰号高麻子)、刘国才(刘小手)、孙广学等。他们做艺特点以唱见功。经常下单的,唱功段子如《浔阳楼》、《纲鉴》、《盘道》等,唱情段子《西厢》、《开店》、《兰桥》、《扎花帐》等。"大西厢唱一宿"的传说就是这个班。唱手李财(李龅牙)或将观画一折唱两小时。班主傅生更以唱功见长,讲究"吞"、"吐"、"撒"、"放"。吞即是声音缩小似乎不出嗓子眼儿,但却听得真切。吐是抢板夺字,成团吐出。撒是抑场结合,顿挫自在,如泼水一般将戏文送给观众。放是如喷水一般陡然提高,脱口甩出。解放前夕,戏班自散。班主傅生于1953年5月去吉林市地方戏队。曾被选为吉林市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

    毕永莲班。号称毕家班,以毕家长辈门婿辛中山(一名辛万福)和辛的艺友常玉林为"教头",下有毕永莲、毕永贵兄弟及他们的侄子壕流子。收徒张忠、孙国学、李玉弗、齐连山、周少先、陈贵、朱殿生、陈凤莲等人。"门里"组班,占领一方,红极一时。"打人"的戏除《西厢》、《兰桥》之外,拉场戏《狠毒记》可算毕家班的一个拿手戏。据伪满时期曾在白山乡小四棵树屯当过屯长的老观众唐文民说,毕大下巴(毕永贵)演《狠毒记》去老太太角非常带劲。他梳个长发,卸装以后,有的老太太凑到跟前和他唠喀,以为他是老太太,一搭话才知是个男的。

    柴振海班。班主柴振海原是内蒙古人,1915年生于通辽县。13岁在双辽县投师董长富(二排人),后又拜师长岭的宋海(艺名六月鲜)。属一徒多师,"空中鸟"南飞北转。跟师傅董长富班,后来师傅嗓子"倒苍",柴振海接任班头,久占梨树,"外辖"双辽半个县。曾号称"南柴北傅中间李",三足鼎 立。此班特点除了演那些"大道沿"上的戏之外,常有自编自演节目。如他们编的《打鬼子》、《劳工叹》等节目,深受当时观众欢迎。建国后不久,柴振海千老"退役",1958年在郑家屯过世。

    金凤山班。班主金凤山,一名金海胜,是毕家班的一个分枝。部分艺人原系毕家班台柱,后续李玉林、张连生平(十里香)、小金枝等人。演出节目以"四梁"、"八柱"为主,演出风格属"毕派",曾名噪一时。

    洪国栋班。洪国栋艺名洪宝子,少年时代在家乡兰家堡子读书,后进"山里",拜段某学唱二人转。满徒带艺回梨树,组建戏班,收于兴亚、王玉兰(女)为徒(后来此二徒扬名四平、沈阳),招来刘玉华(女)和上下装"全拿"的韩奎文等人。活跃在梨树的刘家馆、靠山、沈洋、榆树台一带,并经常在怀德县的八屋、十屋、周家窝堡演出。梨树解放,班主洪国栋改行从政,参加革命,当上翻身大队长,随之戏班解散。

    李生班。这是梨树步岳永丰之后的第二个由外行领导的戏班。李生自幼由酷爱大秧歌而转向酷爱二人转。因嗓子缺五音少六律,便"扬长避短"投身秧歌队伍,是个出名的领秧歌能手。借秧歌之便,办起戏班,广收能人。主要艺人有赵青山、段云有、高万昌、张宝子、红菊花、齐连山乖人。李班主经常带领戏班"远征"。东征敦化、延吉,西入郑家屯、通辽,北上榆树、哈尔滨,南下营口、辽阳,解放后让贤给赵青山。

    孙家班。以孙老疙瘩牵头,成员多数是"岳家班"和傅生班的富余人员。活动在梨树、团结、榆树台一带。此班纯为季节班,即旧历年前俩月,年后俩月。

    除了八大戏班以外,还有五人一伙六七人一帮的临时小戏班,这样的戏班多数是随着秧歌队走。正月过去,秧歌队解散,他们还要演出个把月,一到农时"拿活"即解散。

    另外,还有一种"扎锢钉"戏班,即一旦一丑俩人一伙,外加一个伴奏人员。他们组班方便,行动灵活,但这样的艺人多数是高手名家,在群众中有一定名气。

    民国时期,梨树的二人转艺人约达一百多人,常演出剧目约二百多出。小曲小调近一百八十个。会戏最多的是艺人王群,约会三百多出,其次是耿君,会戏一百五十多出,再次是李财、赵青山、韩荣、萧永等,会戏均近百出。傅生会的小帽超百个。

    新中国的梨树二人转 1945年,东北民主联军进驻梨树,十月,白城地委派周健来梨树任县长。将以李生为首的12人戏班接至部队,用文艺形式做宣传鼓励工作。移植演出《兄妹开荒》及二人转小段《妇女队长快点名》等现代戏节目。唱上装的有傅生、苏利、李财、于兴亚,唱下装的有洪国栋、刘启红、蒋志田等人。第二年五月,部队撤离梨树,这个戏班随之解散。接着,在梨树县组合四个戏班,以傅 生为班主的15人班,以吴少先为班主的20人班,以段云有为班主的7人和以于兴亚为班主的9人班,这些班内艺人时而穿插演出。

    新中国的梨树二人转

    1948年,梨树全境解散,一向被封建统治阶级鄙视,打击的蹦蹦,也随之受到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获得了新的生命。全县九个行政区(一区梨树、二区十家堡、三区郭家店、四区万发、五区小城子、六区榆树台、七区孤家子、八区刘家馆、九区喇嘛甸)相继成立了以演出二人转为主的区办小剧团。名丑李财带领一个小班进入县城,在王家茶馆演出。

    1949年县政府对全县各戏班二人转艺人进行调查登记,由梨树县文联组织举办二人转艺人学习班,约有30多人参加。而后,成立了职业剧团,团长由于兴亚担任,副团长由段云有担任。主要演员有:张勤、黄玉国(黄落子)、蒋志田、于兴亚、傅生、李彦林、赵青山、刘玉芹(女)、王玉兰(女)等人。

    由著名艺人李财在大车店开办二人转小科班,招收的学员有董孝芳、郭玉芹、高春艳、徐桂清、姜国恩、腾占富等十多人。小科班后期,李财带领这些学员在梨树镇周围农村演出。部分学员满徒之后充实到县剧团。

    1950年春,梨树成立"梨树艺人剧团"。负责人于兴亚、吴少先。建团不久,为了加强对二转剧团的领导,梨树县文者科派国家干部赵崇和出任团长。演员有吴少先、李玉清、于兴亚、毕永莲、刘玉芹等人。演出收入全部捐献,买飞机大炮,抗美援朝。演员不挣工资,供给制,除了吃饭不花钱外,每人每天供给一包香烟。演戏劲头非常足,情绪也特别高涨,从来没有储较个人利益如何如何。

    当年春节期间,梨树县艺人剧团奉命调长春演出,为苏联援毕专家献艺。

    1952年9月,傅生、吴少先、郭凤(唢呐)三人代表四平地区参加辽西省(当时梨树县隶属辽西省管辖)首次二人转汇演,参赛剧目《白蛇传》、《密建游宫》,会场设在辽西省文工团排练室。汇演结束,又留在辽西省京剧院公演一周。

    1955年剧团转为民营,更名梨树县地方戏队。段云有、吴少先为负责人。主要演员有杨殿文、高春艳、郭玉芹、董孝芳、蒋志田等人。

    1958年梨树县政府组织首届全县二人转汇演。历时五天,有十一个二人转队,150多人参加。汇演结束后,从业余演出队中选拨出尖子演员李海龙、刘兴、李淑珍、宣玉和、孟繁荣、王凤超、高国良、刘庆、岳成武九人充实进县地方戏队的体制转为全民,隶属于梨树县人民艺术剧院。

    到了1962年,地方戏队复归民营,选派张树棠任地方戏队队长。本年八月,梨树县地方戏队在县供销合作社会议室向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吉林省委书记富振声等领导同志汇报演出了《红月娥做梦》、《秦香莲》、《寒江》和《打碗劝婆》等剧目。演出后,宋任究、富振声等领导同志上台接见全体演职员。宋任穷同志说:"听说你们不错,看了以后确实名不虚传。"富振声同志说:"《打碗劝婆》这个节目很好,要多演。"二年之后,排演了本县自己创作的第一个二人转《送年画》(杨维宇编剧,孙玉琛编曲,董孝芳、高春艳演出)。在这出戏里,两位演员熟练地运用了手玉子,他们表演的"单点掐"、"颤点掐"、"飞板掐"等,打得又稳又美,表演了"拉扇"、"压扇"、"指扇"、"掏扇"、"摇扇"、"颤扇"、"抛扇"、"拎扇"等扇子功。结尾处,他们又表演了大板的"递板"、"扔板"、"换板"、"转板"、"晃板"、"翻板"、"飞板"等多种绝活,在表演上又将梨树县二人转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1964年5月5日至29日,吉林省第一次二人转工作者学习会在梨树县召开,共有27个专业二人转团队,近600人参加。与会全体人员住在县委党校,这是吉林省二人转艺术界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盛会。会议历红25天,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习党的文艺方针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二阶段总结二人转工作,交流经验。第三阶段观摩演出。梨树县地方戏队郭玉芹、李海龙演出的二人转《李二嫂摔桃》(杨维宇编剧、孙玉琛编曲)和其他兄弟团队演出的《闹碾房》、《长松岭上》、《两个心眼》、《姑娘的心事》、《秀女放鸭》、《扒墙头》、《接闺女>等八个剧目被定为推广剧目。

    5月15日,《吉林日报》妇表了本报记者文章《一支活跃在农村的文艺尖兵--记梨树县地方戏队》。同时发表"短评",题目是《二人转必须革命化》。

    会议之后,梨树县地方戏队根据会议精神,抓了思想整顿,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充实了业务骨干。

    本年,四平地区文教决定,在梨树举办二人转学员班。梨树县地方戏队队长张树棠任党支部书记,傅本生为班主任。调辽源市艺人栾继承(艺名莜兰芝)和梨树的蒋志田任教师由全区各县选送学员28名,班长刘俊生,学习班5月在梨树开班,9月迁至四平地区黄梅戏剧团院内。经过培训在区各市县巡回演出后结业,学员各回本市县。

    1965年为促进二人转剧团表演水平的提高,县财政拨专款一万二千元,建筑地方戏剧团排练厅及办公室,宿舍共240平方米,自己独门独院。据可靠的统计,自59年末至65年底的五年多时间内,在本县境内累计演出二人转980转,观众达367800多人次。另外在东北三省28个市县共演出1445场,观众达675000人次,曾有唱红全东北之说,吉林省定为梨树为全省二人转"排头兵"。

    正当梨树县二人转艺术向新的里程起步之际,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的寒流来了。二人转剧团解散,演职员经过一番"横扫"之后,上干校、下农村、进工厂。

    梨树二人转这簇鲜花并未因此枯竭,它仍以车轱辘莱的顽强生命力散发着野味芳香。梨树县专业二人转团队解散了,群众业余小分队却还活动在梨树县广大农村。首先拉起队伍的是民国时期的"岳家班"的骨干岳兴华(艺名岳金舫)。该班先期演员有张玉英、腾振富、黄淑霞、黄淑芳、李玉芹等人,陆续接纳的有斐玉珍、赵贵阳市、付本泉等人,再后有吴小飞(世名大奔髅)加入。文革搞了十年,这个班坚持演出十年。梨树"造反派"对他们进行"查拿"、"扫荡",他们则辗转到黑龙江省甘南县、本省的东丰县沙河镇和德惠县农村。著名二人转艺人杨殿文(艺名杨老抻、小白菜)采取软硬兼施,你来我变,你走我演的招术对着干。一次他在榆树台镇东洼子屯以大鼓书的形式,二人转的调,演唱《大西厢》。正唱到没有横批有块匾,三个大字"大西厢","大西厢"三个字未出口,就见"群专"走进来,他马上改词,原腔原调地唱到:"三个大学--'雷锋精神放光芒'。"接着往下唱:"雷锋走出火车站,身后背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群专"见此情景一声怒喝:"别唱了!"杨老抻不紧不慢地:"嘿嘿,我给咱革命造反派作宣传呢。"弄得"群专"无法"定罪"。大房身乡二人转老艺人李荣组班"打游击"式的演唱。一次在白山乡的董家沟屯演出,刚唱完"胡胡腔",就觉着后袄领子被人抓住,回头一看,是该大队党支部书记一生,他"妈呀"一声使了个"千斤坠",破窗逃井青纱帐,北下董家窝堡,在当地群众的严密保护下,他们又唱上了。王殿书(艺名电驴子)和江湖等人在太平乡李家围子演出二人转,一造反头闻讯前去"围剿"。由于岗哨只顾看戏,结果全班被俘。全部演出服装、道具及乐器被缴械。正当这位领导怀着喜悦班师回府之际,他们的"战利品"被当地群众抢劫一空,而后完璧归赵。

    三家子公社何家大队党支部在大队"软禁"了一个王淑英(艺名大英子)二人转小班。白天叫他们吃饱三顿饭,并以睡觉代为"反省"不许他们乱唱乱动。可到晚上夜深人静却把他们带到大队部,关门闭户,不敲锣打鼓不吹唢呐,只拉胡琴让他们清唱二人转。就这样,随着文革的"深入开展",全县的业余二人转小班也就愈来愈多,到文革后期,全县三十二个社镇基本都有小剧团了。这些小剧团,就是在学"小靳庄"活动中,也不忘演唱二人转,一得机会就是"青一色"二人转。

    县城的专业人员也并未因"文革"摧残而罢休。他们借红色战宣队之" 尸",还二人转之"魂"。1970年刘忠等人就创作了一批二人转剧本,企图恢复二人转演出,但被县"革委会"扣下。1973年2月,四平地区在梨树召开全区创作会议。创作人员刘忠、吴济舟、黄万库、苏景春等创作的《一条鲤鱼》、《支农新歌》、《心在槽头》、《补麻袋》等节目陆续交剧团排演。接着,由杨维宇、苏景春创作的二转《慧兰闯关》,杨金旺、木井西、刘忠移植的二人转《情深如海》在地、省公演,创二人转开禁之先例。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宣篝"文革"结束。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全国第四次交代会召开,文代会召开,文艺春天到来。梨树县二人转剧团重新组建,被下放到农村和工厂的二人转演员董孝芳、郭玉芹、高春艳、李海龙等人陆续回团,1978年10月重新组建起9人的戏剧创作组,主要任务是二人转创作。

    戏剧创作组1985年更名为梨树县戏剧创作室。自1979年组建以来,共创作二人转剧目130部,其中有9部省级剧团排演,65部县级剧团排演,部分剧目农民业余剧团排演。有17部剧目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或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有40部剧目在省级出版或发表,有43部伤口次获国家、省、市创作奖。在全省推广的剧目11部。有35个剧目在省级电台、电视台录音、录相播放。

    与此同时,业余二人转小剧团也由"黑班"地下演出转为合法的农民业余剧团。1979年7月14日,梨树县文化馆以"农忙务农,农闲演戏"为宗旨,组建两个二人转演出队,人员有姜国恩、刘淑贤、刘振和、王殿书、王殿富、郭新帮、刘金荣、李荣、裴玉珍、蒋树荣、杜玉芹、孟昭荣、腾占富、王青山、付丙权、刘才等30多人,全县划为南北两片,两个演出队各包一片。

    1979年5月5日,吉林省二人转工作者第二次学习会在梨树召开。会议开幕时间正是15年前第一次学习会的开幕时间。5月28日闭幕。30个二人转团队人员860多人。会议日程仍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习中央文件,梨树、榆树、海龙三个地方戏团队介绍经验。第二阶段,学习观摩。第三阶段,推广剧目,梨树县二人转剧团演出的二人转《两路分兵》列为学习会8个推广剧目之一。

    自此,梨树县二人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1980年初恢复"梨树县地方戏团"建制后,相继创作排演了新剧目单出头《南郭学艺》,二人转《姜须搬兵》、《倒牵牛》,拉场以《代替不了》等剧目,使梨树的二人转呈现出崭新的局面。1981年6月,东北三省二人转理论研讨会全体与会人员在梨树看了演员邢国库与张景慧演出《姜须搬兵》,邢国库被赞为二人转典型男丑。1984年12月,演员董孝芳随吉林省民间艺术团进京,在怀仁堂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单出头《南郭学艺》,深受领导及专家的赞扬,后于北京长安大戏院公演,首都报纸曾作了高度的评论报道,这使梨树的二人转侠上首都大雅之堂,终在艺苑中获得一席之地。接着,1987年,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演出的二人转《美人杯》做为吉林省唯一的剧目代表吉林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艺术节,引起轰动。在此基础上,继续向高峰攀登。拉场戏《写情书》代表吉林省出席扬州戏剧节,二人转《放金龟》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首届二人转会演。《写情书》又夺得国家第二届"文华"剧目奖。

    县戏曲剧团二人转演员白晶、陈淑新被评为高级职称。另有16名演员为中级职称和5名中级职称演奏员。新时期14年中,县剧团共上演剧目百余出,其中本县创作剧目65出,有5个剧目获国家奖,有32个剧目获省级奖。剧团连续9次被吉林省评为艺术建设、经营管理一等奖,二次二等奖。

    据自79年至85年的8年时间内统计,梨树县二人转剧团在县内累计演出1610场,平均每年演出2百场之外,观众累计达102万多人次。此外,还在东北三省29个市县演出一千九百多场,观众累计达147万多人次。

    梨树县又很注意抓二人转艺术的普及和基础建设。1978年成立梨树县文工团学员班,招收学员17人。负责人陶秋然,由郭玉琴、高春艳、崔和平任舞蹈教师,郭殿发、王世安任音乐教师主要开设舞蹈身段、唱腔和乐理等专业课程。该班将戏曲表演常用动作综合整理出32套基本功身段组合,并按正规教材进行乐理教学。学员还排演了"开坯子戏"《送年画》、《双飞燕》等剧目。1979年5月在吉林省二人转工作者学习会上作了基功、唱腔汇报表演,受到与会的有关领导和二人转专家的肯定。1979年10月,学员班的学员结业后,均充实到本县的吉剧和二人转队参加舞台艺术实践。白晶、杜娟、邢国库、张冠英等人成了梨树戏剧舞台的台柱子。县文化馆自1982年至1992年共开办39期二人转演员学习班,累计有793人参加学习。经过学习班培训,有8人充实到本县专业二人转剧团当演员,29人分别被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和吉林省专业二人转团队招聘当赏。另有6人进吉林省戏曲学校深造。

    县文化馆1985年开开始决定每两年举行一次农民小剧团汇演,现已举办四期。农村业余小剧团曾三次代表四平市参加全省专业、业余二人转汇演。

    折叠编辑本段表演手段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折叠编辑本段表现方法
    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折叠编辑本段唱腔曲调
    二人转的唱腔音乐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主要曲调(简称主调)

    辅助曲调(简称辅调)

    专腔专调(简称专调)

    曲小帽(简称小调)

    杂曲杂调(简称杂调)

    一、十大主调

    </strong>胡、牌、文、武、抱、红、縻、四、翻、靠

    1. 胡胡腔

    二人转主要曲调,节奏欢快、红火,旋律跳跃性大、高亢、豪放。大多数用于二人转节目的开头,适于交待故事的

    时间,地点,背景,环境以及主题。胡胡腔是上、下曲体结构带行腔的曲调,上句尾音落"2",下句尾音落"1",适

    于七字句和十字句唱词。胡胡腔曲调丰富,顿板颇多,有[头板胡胡腔][二板胡胡腔][三板胡胡腔][快板胡胡腔][南边

    道胡胡腔][大尾巴胡胡腔][对花胡胡腔][干板擂胡胡腔]等多种变化形式。

    2. 喇叭牌子

    又名[车趟子] 二人转常用曲调,它有三种板腔:

    4/4 节拍(击三节板) 通常称之为[喇叭牌子]

    2/4 节拍(击一顶一) 通常称之为[二流水喇叭牌子]

    1/4 节拍称为[快板喇叭牌子]

    喇叭牌子上下两句唱腔后面均有由喇叭为主奏乐器的过门,由此得名,它的曲调喜庆,明朗,过门节奏鲜明,动性

    感较强,长于刻化赶车,走路等活动。

    3. 文嗨嗨

    二人转主要曲调,上、下句曲体结构带行腔。文嗨嗨旋律性强,抒情,落音固定,上句-2-1,下句-6-5,文嗨嗨分

    慢板,中板,快板三种。

    4. 武嗨嗨

    二人转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曲调,是二人转节目的支撑曲调。武嗨嗨曲调平稳舒缓,节奏变化丰富,甩腔棱角大,

    过门规范,红火,长于演唱大段唱词。

    5. 抱板

    也称[流水]是一种朗诵调,绝大多数是归"6"调式没有乐队伴奏,其中还包括一种旋律性较强的曲调称[抱板腔]

    6. 红柳子

    是单出头和拉场戏的支撑性曲调,落音规范,上句-1,下句-3,甩腔-6。它旋律朴素,是说唱性和戏剧性并存的曲

    调,红柳子是4/4节拍,击三节板,节奏平稳,舒缓,长于表达庄重,深沉的情绪和气氛。红柳子中还有一种板腔叫[硬

    口柳子]往往用在一个节目的最后段落。

    7. 哭縻子

    是一种悲调、哭腔,一些悲剧、苦戏里经常使用。縻子是慢板曲调,上句落"5",下句落"1",一号縻子即是

    [还阳篇],二号縻子称[哭縻子],三号縻子即[小悲调],四号縻子为[英雄悲]。

    8. 四平调

    又叫[东北大鼓调],它是从东北大鼓移植到二人转里来的,它节奏缓慢,旋律抒情细腻,长于演唱大段唱词,词格

    十字句为最佳,多个字显得好唱,俏皮灵活。

    9. 小翻车

    又名[句句欢],属于激情板腔,大多数用在一个剧目的最后段落,结尾处,它的腔格,词格适应性广,节奏自由,

    摆字灵活,抻一抻,紧一紧都行,1/4节拍。

    10. 靠山调

    又名[穷棒子调][盘家乡调][擀面调],其节奏平缓,常于叙事,拉场戏的支撑曲调,靠山调旋律朴素,憨实,规律

    性较强,从而易记,上口,颇具戏剧性音乐语汇特点。

    二、十大辅调

    1. 秧歌柳子

    又称[春歌调][拜庙调],是我国东北春节时闹秧歌唱的曲调,大多是无文场乐器伴奏,只配以锣鼓,它曲调高亢,

    红火,奔放,爽朗,风格韵味浓郁,长于表现欢庆,赞颂的情节和场面。

    2. 大救驾

    是个两句体的腔格,上下句都有较长的行腔,大救驾在二人转节目里只演唱一、二番,也可男女演员合唱一番。

    3. 打枣

    此曲调颇为抒情,腔格词格较为特殊,适于演唱三条腿的唱词。

    4. 三节板

    又名[三节腔]是上下句曲体结构带甩腔的曲调。落音规范:上句-3,下句-1(变化音6、3),甩腔5(变化音6),

    节奏特点是黑板起唱,尾字落中眼每小节的第三拍,旋律音符多,行腔较少,韵味软浓,是抒情板腔,演唱三节板讲究

    "慢板升味儿","慢而不断"。

    5. 羊调

    全称[扯羊尾巴调],此曲调多是一替一句或一替半句唱,以俏口"哪啦伊呼咳呼咳"代替过门,它节奏适中,旋律

    跳跃性大,明快,爽朗,而且幽默风趣。

    6. 西口韵

    又名[五字锦],是带有抒情性的叙事板腔。长于对人物形象,衣着打扮,举止动作的刻画和描写。二人转的"夸奖

    篇""观街景"多用此曲调,是四段体的曲体结构,第一段--五字锦,第二段--三字联,第三段--五字叠句高潮,第四

    段--甩腔,四段体不是完全套曲,而是可以拆,选使用。

    7. 慢西城

    占据二人转唱腔的主要领地,演员爱唱,编曲爱用,听众爱听,演奏员也爱伴奏,其特点是:

    旋律好听;韵味迷人;便于塑造音乐形象;上下句都有行腔;便于抒发感情;一句唱;一个过门;便于表演;过门

    色彩鲜明;乐汇对称;便于掌握;唱腔;过门规范;好学;好唱;好听;好使;行腔可高可低;便于男女分腔;两句唱

    腔和过门尾音落里;外敞弦;便于伴奏;移植;借鉴二人转里不生搬硬套;风格统一;

    8. 小悲调

    是一种哭腔、悲调,有时还有风趣,幽默感,从而形成悲剧喜唱的特点。上句落"2"音,下句落"5"音。

    9. 英雄悲

    又叫[公子悲][四号縻子],有行腔还有垛句,旋律舒展,节奏平缓,词格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

    10. 锯缸调

    它是我国很多剧(曲)种都使用的曲调,曲调旋律通俗,落音规范,上句落"5",下句落"1",一句一过门,便

    于表演,拉场戏多爱使用此调。

    三、专用曲调

    1. 慢中紧

    又叫[诉情调]是一个激情板,抒情板和叙事板三种板腔并存的曲调,表现力丰富,可塑性强。

    2. 思情调

    3. 哭楼调

    4. 纱窗外

    曲体是由四个乐句16小节组成的歌谣体结构。

    5. 对菱花

    由东北民歌发展而来。

    6. 三不

    7. 正

    8. 佛调

    适于表现思念,感伤,期待等情绪。

    9. 小下楼

    这个曲牌由东北民歌[妈妈好糊涂]演变而来。

    10. 鸳鸯扣

    11. 反西凉

    又叫[唐王领兵调]或[得儿嗨调]曲调结构严谨,旋律流畅,跳跃性强。

    12. 拦马正

    又叫[十爱调]是由[靠山调]演变而来,上句落"6",下句落"5",甩腔落"3"。

    13. 姜须进帐调

    又叫[反影调]

    14. 樊梨花五更

    又叫[补汗榻调]

    15. 三不

    16. 格

    又叫[八不合]由民歌《茉莉花》发展而来。

    17. 报花名

    18.《王美蓉观花》中专用曲调

    19. 上北楼

    《上北楼》中专用曲调。

    20. 谭香哭瓜调

    《谭香哭瓜》中专用曲调,上句落"5"音,下句落"2"音。

    21. 茨儿山

    《茨儿山》专调,曲调流畅,歌唱性,叙述性兼备,适应边唱边舞。

    22. 西口靠山调

    《鸳鸯嫁老雕》专用曲调

    23. 开嚎调

    《小老妈开嚎》专调,由[喇叭牌子]发展而来。

    四、小曲小帽

    1. 微调式曲调:[瞧情郎][放风筝][打秋千]

    2. 宫调式曲调:[绣云肩][小看戏][下盘棋]

    3. 商调式曲调:[茉莉花][小拜年][探书房]

    4. 羽调式曲调:[九反朝阳][绣灯笼][对花]

    5. 角调式曲调:[绣占布]

    五、杂曲杂调

    1. 神调

    2. 十三嗨

    3. 传令调

    5. 压巴生

    6. 仿西河

    7. 垛口大鼓

    8. 评剧调

    9.京东大鼓调